Chinese American Alliance for China's Peaceful Reunification
大芝加哥地區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
新聞 活動通知 活動報道 文章匯編 歷史史料 我要捐款 購買紀念品 加入和統會 關於我們 聯系我們 友情鏈接
文章匯編

要革新的新年晚會

張一程
著名保險代理人、芝加哥早期“保釣人士”
2015年3月16日

2015年2月21日一年一度由芝加哥華聯會主導的新年晚會 在珠麗蓮舉行,有幾點讓我有些感觸。第一點是華聯會新領導汪興無主席致詞最後一句話是華聯會要為華人社區多做好事和多做實事。我相信華人社區很多人都與我有同感,改革開放,摒棄舊習弊端,樹新風氣,行新作風,芝加哥華人社區有福。

第二點是北美崔哥表演很精彩,對國內的時弊作出諷刺揶揄,但結束時他最後幾句話說,中國好了,我們在美華人才會好起來﹔祖國不完美,我們可以批評她,但切勿砸碎她。我很欣賞他這既感性也理性的語重心長的呼吁,讓我不禁想到一些人,或不理性,或別有用心,衹顧找碴罵中國,藉機發洩咒中國,唯恐中國不大亂(例如,有人十多年前就鼓吹“中國崩潰論”,沉寂一陣後最近又再如此如此鼓吹,原因是,他們要吃飯)。我也想起在香港唸大學時教物理的李福榮老師,他由美國回港,他教的甚麼量子力學我全都忘得一乾二淨,但他說仍在美國時,半夜醒來,想到無論在美國如何風光,自己仍是黃皮膚黑頭髪,血管裡流著的仍是中國人的血,我卻仍記得十分清楚。

2015年2月28日是芝加哥僑學界以UNITY 為名的新年晚會在希爾頓酒店舉行,基本上與往年相似,不失不過,平平穩穩。我有幾點觀察提出來供大家參考。第一是參加晚會的人十之八九已過了五十歲,年青人越來越少,寥寥無幾。記得十多年前年青人佔了三、四成,甚至還有很多小孩,要給他們另一廳堂吃皮薩。造成現在這局面的原因很多,包括從台灣來美的留學生和移民少了,年輕家庭也少了。但我相信有另一原因是,晚會籌辦者都是社區熱心人士,他們出錢出力辦好當下這一屆的晚會,這樣一屆過了,下一屆又重新啟動,難能可貴。但問題也就在這裡,缺少了整體的、連續性的長遠的考慮,忽略了如何將年青人一代帶進來這一戰略性的思考,所以在節目安排、宣傳和門券推銷等方面都忽略了年青人這一塊。我明白,要現在的年輕人與長輩們一起參加活動不容易,越來越少的年青人來似乎是注定的趨向﹔但是真因為如此,我們更加要注視這問題和緩慢、扭轉這趨勢。看來,在晚會主辦者和參加者的潛意識中,這晚會是給上了年紀的人而舉辦的,所以每次歌星唱老歌,獲得大家最熱烈的喝彩。這些喝彩標誌著晚會的受歡迎,但也同時埋下隱患,大家不知不覺中過度依賴前輩歌星的名氣,也將晚會老齡化。前幾年我們還可以看到荳蔻少女全場走動推銷抽獎券﹔現在似乎衹有公公婆婆在操心。這樣下去,晚會的規模、氣象會越來越萎縮難振。這是一個大問題,需要華人社區注視、思考和應對。

我的另一觀察是,每一次新年晚會都以個人歌唱為主,如果請到有名的歌星,號召力比較大,門票可能比較容易賣出去。即使請來的歌星仍能保持昔日的風采和水平,大家都很高興,但縱觀整個晚上幾個小時的演出。雖然加插了一些其他節目,但因為各種條件的限制,終歸還是以個人歌唱為主,仍嫌單調一點。

我想,在將來的新年晚會,是否可以邀請、引進其他族裔的表演呢?芝加哥是各族裔聚居之地,每一族裔都有很活躍的文化、藝術、宗教活動,我們是否可以主動與各族裔的社區接觸,安排他們來參與晚會的表演?據我所知,印度人、阿拉伯人、波蘭人、捷克人、立陶宛人、墨西哥人、南美州人都有很多歌舞的團體組織,如果我們主動邀請,讓他們有機會參加中國人的新年慶祝會,展示他們的文化、藝術,他們會很高興參與。另一方面,他們大多不是謀利的團體,而且是本地的成員,所以花費不多,新年晚會經費有限的問題也容易解決。

邀請其他族裔參加表演,不但增加晚會的精彩熱鬧,也可以有助於各族裔的交流,也讓更多老中開放一點,了解別人的文化、藝術。坦白地說,有不少老中很不開放。不信?芝加哥到處有不同族裔的食品,我們試過嗎,不試一試,怎知道好吃不好吃、喜歡不喜歡?試過,不喜歡,交了一丁點學費知道了一件事﹔否則,有很多好東西,我們一輩子都沒福享受。

通過邀請其他族裔參與我們的新年晚會,這是我們中國人、中國文化的包容性、和諧性,廣結善緣。如果我們老是關起門來自娛自樂,不多找別人一起同樂,無形中我們孤立自己,不主動了解別人,也不給人家機會了解我們,喜歡我們,所以雖然得道,但不見多助。華人受到不公平對待,其他族裔有反應嗎?(在新墨西哥州從台灣來的科學家李文和在十多年前,以及在俄亥奧州從大陸來的水文專家陳霞芬在最近,給貼上間諜標簽,雖然他們最後都無罪釋放,但他們的事業、生活和心身精神已給毀了。)日本要將中國的釣魚島偷走,衹有老中搖頭嘆息,老美會關心嗎?

兩個晚會都有抽獎活動,小獎在節目進行期間已抽出和打印出來供大家自己細心查詢,較大的獎則留待所有表演已結束才開始在台上當眾抽出。這本意很好,讓更多的人留下來,要將結尾推向最後的高潮,但實際上卻將結尾變成無奈的悶局,大家要等二、三十分鐘發覺自己落空,帶著失落感回家去。不等抽獎就離席,不甘心﹔等到抽獎完了,

卻將剛才聽歌看表演的開心沖淡了。我建議修改一下:那幾個特大的獎品仍留待結尾時抽出,但那些次大的獎品則插在每個節目之間抽出,這樣一來連續不斷地製造出多個大家都期待注視的期待,氣氛更熱鬧,二來還可以鼓勵更多的人買抽獎券。有很多人不買抽獎券,其一原因是不能或不想等到半夜才離開回家,買了抽獎券不能等到抽大獎,買了個煩惱。

抽大獎時,通常由獎品捐贈單位或企業的代表上台從抽獎籠中取出中獎的票根,本來用意很好,讓捐贈者有機會亮相,但也帶來副作用。十多年前我就中了一張機票,卻招來有人說這是內定給我的,真的跳進密西根湖也洗不清。此後,我再沒有買抽獎券的意願。所以我建議,大獎捐贈者代表仍上台亮相,但找個小朋友或請其他不相關的人來抽中獎號碼。

說到捐出獎品,最不爽的是遇到勢利眼。我曾捐出數份芝加哥區的某一版本的地圖。不料有主辦單位的人卻嫌不值錢。我說,這個地圖很好用,但不是到處都可以買到,我還要特意兜一大段路去某一地方才能買到。沒錯,平時用不上時,這地圖不值錢也沒用,但不知哪天用得上時才知道我的用心的價值。我兜了一大段路,可幫助大家從迷茫中走出困境。有一次瑞柏華人協會辦晚會,我捐贈一付汽車打不著火時用來搭電橋幫助啟動的電線,當晚天氣很冷,得獎者散會後打不著火,立即用這付電線很快借電打著火。這幾塊錢的獎品,免了他在嚴寒的半夜在晦暗的停車場折騰受驚被凍。

我還解釋說,保險、理財業有嚴格的規定,送禮送獎的價值有限制,人家可以不守規矩送電視機或其他“名貴禮品”,我們卻不會胡來。我說捐獎、抽獎,衹是拿個彩頭,搞個熱鬧氣氛,大家開心一下,何必計較?看,張三有好幾個沙拉盤都是抽回來的,發愁不知放哪裡﹔李四抽到免費晚餐,真的開一個小時的車去吃嗎?王五抽到電視機,但他家已經有了六部電視了。所以,大家宜抱著替主辦單位籌款和有藉口嘻哈一下的心態來買抽獎券。主辦單位也不要勢利到將保險公司捐出的“不值錢”的獎品塞進銀行捐的“名牌”(?)手袋之中,讓人家以為銀行收購了保險公司哩。

說到勢利眼,很多人都記得,在新年晚會上曾有不知何時下凡的何方神聖獲得甚麼社區服務貢獻之類的獎,但社區中無人識此君,連目銳耳靈、神通廣大的記者都不識此君。我相信,這類滑稽劇該中止了。

新年晚會最乏味的是甚麼?我相信十之八九的人會同意,不是那冰冷的面包,而是在晚會開始時要花近半個小時聽芝麻大官和想打秋風的小政客上台講話,或他們的助理、代表唸賀詞。有人聽嗎?與會者十之八九沒有聽,有聽的那一、兩個也不清楚他們講甚麼,因為四周的竊竊私語彼起此落,與台上的人爭話語權。大多數人最難受的是,為了禮貌,悶聲不響正襟危坐。最好笑的是,有一次一個小政客上台發話,可以聽出他根本搞不清楚大陸和台灣,幸好反正沒人聽他講甚麼,不曾產生特大的尷尬。我想,在將來的新年晚會開場時,衹三、兩個人物講話,其他的都插在節目中間進行。那些芝麻官和政客不願意留下來等輪到自己時才上台講,那就由他們走吧,他們不在乎我們,我們也不在乎他們。

在希爾頓的晚會因場地關係,主辦單位很難安排贊助者適合的攤位,往年攤位在扶手梯傍,入場者不會在攤位傍停一下﹔今年的最糟糕,在人跡罕到的“邊陲”,根本沒人看見,何況駐足。贊助者參與的人員,在事後要向上頭匯報情況,不講幾句好話就有可能在下一次贊助項目砍掉﹔但處於昏暗角落發呆,怎可能謊報成喜氣洋洋呢?希望將來主辦者能考慮給贊助者多點“讓利”,例如將一些文宣或小禮品事先放在每一桌子上,以補償攤位不但不能起著正面作用、而且成為累贅的不足(參加者不衹要專程來侍候,而且還要做很多工夫哩)。這樣才能長期合作,將晚會辦好。以前華聯會曾在大戲院辦文藝表演代替晚會,但衹印一點點表示謝意(??)的紙張放在黑暗的角落,根本沒人看到拿到,這是對贊助者的欺騙和愚弄。相信華聯會的新的領導會徹底改掉這類不尊重人、不誠實的弊端。

看看這兩個晚會現場和晚會節目單,贊助商和贊助組織變化很大。以前有很多電話公司,飲料公司、航空公司、銀行和保險公司等等投不少錢支持新年晚會,現在已銷聲匿跡,唯有紐約人壽仍一如既往贊助支持。30年前盤古開天地,開始舉辦兩個新年晚會,一是以大陸移民和留學生為主的,另一以台灣移民和留學生為主,我就開始自掏腰包代表紐約人壽贊助支持﹔多年後,我和同事爭取到紐約人壽總公司的支持,擴大贊助,一直不斷到今天。在2008年金融風暴後,全美所有大小企業都削減開支,尤其不能直接帶來經濟效益的支持社區活動的預算大幅被砍,但紐約人壽仍能繼續支持贊助,並且發動人員參與,為晚會添增人氣和熱鬧,實難能可貴。三十年期間,經歷多少社會變化和經濟起伏,有多少人事更新和政策改變!一個團隊、單位、組織或企業能30年一貫支持同一項社區活動,不要說芝加哥少有,全美國大概也很難找到。希望這種企業和社區互相支持、發展的“傳統”能夠永續下去,讓我們的華人社區更加活躍和有生氣。



2013© 大芝加哥地區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
Chinese American Alliance for China's Peaceful Reunification